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完结版在线试读 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最新章节列表

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完结版在线试读 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最新章节列表

时间:2020-11-30 16:57:35作者:本书编写组

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是由作者本书编写组著作的轻小说,文笔娴熟,言语精辟,实力推荐。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精彩节选:“敬业奉献”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之一,《礼记·学记》中就已经明确提出。宋朝朱熹说,“敬业”就是“专心致志以事其业”,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侍自己的工作,认真负责,一心一意,任劳任怨,精益求精。所谓奉献...

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 免费试读

“敬业奉献”是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之一,《礼记·学记》中就已经明确提出。宋朝朱熹说,“敬业”就是“专心致志以事其业”,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侍自己的工作,认真负责,一心一意,任劳任怨,精益求精。所谓奉献,就是一心为他人、为人民、为社会、为国家、为民族作贡献。有这种境界的人,从事工作的目的,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,也不是为了家庭的名利,而是为了有益于他人、人民、社会、国家和民族。

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将“敬业奉献”视为公民的“基本道德规范”。一个公民如果真正做到了奉献,他就能在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、服务群众、奉献社会。同时,奉献也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最高境界。一个公民如果真正做到了奉献,也就无论在什么场所,都能够爱国守法、明礼诚信、团结友善、勤俭自强。

杨善洲:永不退休的共产党员

杨善洲(1927.01—2010.10),男,汉族,1927年1月生,云南施甸人,中共党员。1991年6月,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称号;1999年8月,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“全国十大绿化标兵”提名奖;2000年12月,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“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”;2002年,被评为全省老干部“老有所为”先进个人;2004年10月,被评为全国老干部“老有所为”先进个人;2011年3月,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;2011年9月在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荣获敬业奉献模范;2012年2月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。

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

他走了,就像一个操劳了一生的老农民一样,走了……

身旁留下一顶草帽,一把砍刀,一支烟斗,身后留下一个依然需要刨土取食的家,家里有风烛残年的老伴,有每天上山种地、喂牛、打猪草的女儿女婿,有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……

他奋斗一辈子,掏心扒肺让老百姓的日子富起来,自己却两手空空而去,而把价值几个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。

他,就是杨善洲。

回家乡还愿的地委书记

地处施甸县南边海拔2619米的大亮山,是杨善洲家乡最高的山。他16岁时父亲病逝,和守寡的母亲艰难度日,母亲常常带他到山上挖野菜、草药,拿到集市上卖。是大亮山养活了他一家。他当地委书记期间,曾带人风餐露宿,徒步24天,详细了解大亮山的土壤、气候、地理环境,一个“种树扶贫”的梦想在他心中萌芽。

从不为家人办事、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,对家乡的人说:“退休后,我会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!”

现在,他退休了。杨善洲婉言谢绝了按规定到昆明安家休养的厚意,说服了家人希望他回家团聚的愿望,留下一句滚烫的话:“我是一个共产党员,说过的话就要兑现,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!”

“好个大亮山,半年雨水半年霜,前面烤着栗炭火,后面积起马牙霜”。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,住下来,成为第一考验。最初用树枝搭的窝棚,不到半年就被风吹烂了。他们又修建起40间油毛毡棚,冬天冷,夏天闷,碰上下雨,被窝常被淋湿。上山几年,杨善洲患了严重的风湿病和支气管炎,夜深人静,人们常常听到他阵阵咳嗽声从毡棚里传出。

1992年,林场建起了砖瓦房,职工们首先想到了杨善洲,可他死活不住,他说:“我一个老头子住那么好的房子干什么?”最后硬是把房子让给了新来的技术员,自己仍住在油毛毡棚里,一住就是9年,直到全部人搬进了砖瓦房。

没有路,他们往山上运苗子和物资都是马驮人扛,杨善洲常常一边赶着马,一边挑副担子,在山里一走就是大半天。

……

2009年4月,杨善洲把自己用20年时间辛苦创办的大亮山林场的经营管理权,正式无偿移交给施甸县林业局。有人算过一笔账:大亮山林场共占地7.2万亩,其中5.8万亩华山松中有3万亩已郁闭成林,按1亩地种200棵树,一棵树按最低价30元计算,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蓄积量价值已经超过3亿元。

捡果核的地委书记

在资金极其短缺的创业之初,捡果核育苗栽种成为杨善洲破解苗木困局的主要途径。每次回到城里,他就到马路上捡别人随意扔掉的果核,然后放到家里用麻袋装好,积少成多后便用马驮到山上。

原地委书记到大街上捡别人扔掉的果核,这在当时成为轰动保山地区的新闻。可是杨善洲不在乎,林场资金紧,省一个是一个。有认识他的人说:“你一个地委书记,在大街上捡果核,多不光彩。”他说:“我这么弯弯腰,林场就有苗育了。等果子成熟了,我就光彩了!”

不过,在大街上看到父亲捡果核的女儿老二老三感到不光彩了,劝他不要再捡。他说:“是不是你们觉得丢面子了?不要老想着你们的父亲是个地委书记,我就是一个普通人。如果你们感觉我给你们丢面子了,那以后不要说我杨善洲是你们的父亲!”两个女儿流下泪水:“爸爸,我们错了……”

扛锄头的地委书记

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会“无情”和忘我到这种地步?从1955年任施甸区区委书记到1988年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上退休,30多年的时间,杨善洲都在忙些什么?

1965年的一天,一个头戴竹叶帽、脚穿草鞋的中年人出现在施甸县某人民公社,打听公社领导在哪里。接待的同志一看来了个老农,而领导正准备接待县委书记,就随口打发说领导不在。来人一听没作声,转身就去村子里面转悠了。过了约定好的时间,公社领导仍然没见到县委书记,仔细一打听才知道是接待员把县委书记当成老农给打发走了。这位县委书记就是杨善洲。

1980年10月,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到保山考察。总书记提前抵达,地委的同志迅速到板桥公社去通知地委书记杨善洲,到了公社才发现,他正在田里头和农民一起插秧,裤腿挽到了膝盖上,猫着腰只顾忙碌,听到工作人员的喊声,他才回过神来,赶紧拔腿往回跑。“杨书记是换了衣服才去见胡耀邦总书记的,可他和农民一起插秧的事还是传到了总书记的耳朵里。总书记感叹说像杨善洲这么朴实的地委书记还真不多见。”秘书祝正光说。

1982年的插秧季节,龙陵县平达乡河尾村的几个农民正在地里忙活。一个农民打扮的老者走了过来:“你们插秧的方法不对,村干部没跟你们讲‘三岔九垄’插秧法吗?”农民们以为他是路过的农民,没好气地答:“你会栽你来栽嘛!”杨善洲二话不说,卷起裤脚就下了田,一边讲一边示范。插秧是倒着插,越往后插得越快,农民们惊奇地发现,很快他就跑到最后去了。

不要特权的地委书记

在杨善洲的心里,对人民群众永远怀着一种谦卑与敬重,他们真正是主人,他是公仆。公仆如牛。杨善洲说:“我就要俯首甘为孺子牛!”

他下乡,总像一个三人战斗小组,司机、秘书,一辆212吉普,其他随员一个不要。上路,直奔田头。碰上饭点,老百姓吃什么,他吃什么,吃完结账,绝无例外。

1984年一个星期天,杨善洲回家后,与三女儿杨惠琴一起回保山,突然天降大雨,淋得没法走,他们就到一旁的姚关镇政府躲雨,镇委书记说:“老书记,我和县上联系,来接你。”他说:“接什么接,我们躲一下,等雨停了就走。”

父女俩躲了一阵,见雨不停,就打着雨伞走了。区委书记赶忙给县委办公室打电话,县委办公室主任深知老书记的脾气,专门派车,他肯定不坐。于是,他想了个主意。

驾驶员小李按吩咐,开车沿大路朝老书记驶去,碰面时不停车,开过几公里后再折回来,赶上他们,大声招呼:“老书记,去哪里?是去施甸吗?我刚办完事,正好捎上你们一脚!”杨善洲没想到他们的招数,确信是偶尔相遇,这才和女儿一起上了车。到了施甸,父女俩买上车票回到保山。

在杨善洲眼里,权力是人民的,他只是为人民来行使,行使的标准,就看符合不符合人民的利益。

“六亲不认”的地委书记

1964年,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,组织上提出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,他谢绝了;1978年,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,地、师级干部,家在农村的妻子、母亲、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。当时,杨善洲家除大女儿外,都符合进城的条件。当组织部门将他家“农转非农业人口”的报告打上去时,他坚决要求撤销报告。他说:“身为领导干部,我应该带个好头。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,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。”

自己常年不在家,政策允许范围内的照顾也不给家人享受,杨善洲做过的类似事情数不胜数。

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惠兰是乡里的民办老师,那年考地区中专差一分落榜,他拍着女儿的肩头说:“别难过,明年再考。”女儿问:“爸爸,要是明年还考不上,你能给我安排个工作吗?”他严肃地回答:“不行!我没这个权力。”后来女儿考上了公办教师。为此,县里特别叮嘱杨善洲的秘书:“请你一定要告诉老书记,他家老二是自己考上的,和我们没关系。”

对于杨善洲的这种六亲不认,也许有人会说这说那。事实上,杨善洲并非六亲不认,相反,他对家人的感情,和对党对人民的感情一样深厚,只是在两者冲突时,他忍痛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。

每当有人问起杨善洲同志的老伴张玉珍老人:“你当家的是‘大官’,你一家子怎么还过得这么苦?”老人总会平静如水地说:“他当官是为国家当,又不是为我们家当。”

也有人问过杨善洲,作为一个儿子、丈夫、父亲,你对家人有愧疚吗?他点点头,低声地说出两句话:“自古忠孝难两全,家国难兼顾啊!”那一刻,他眼里有泪。

这个秉性忠厚质朴的山里人,何曾没有一腔儿女之情!

母亲早年守寡,他是母亲的孝子。每年,他都会花钱从保山买一包补药,煨给母亲吃几天。地委的人都知道,只要书记老家来信说是母亲病了,他一定回去。母亲89岁那年,他回去探望,原打算第二天就走,看到老人家病重在身,便留下来,日夜侍奉,整整住了9天。这是他离家几十年中,回来住得最长的一次。老母亲是在他的怀里去世的,他抱着母亲的头失声痛哭:“娘,不是儿子心肠硬,只因为您儿子是人民的干部!”

他疼爱妻子。每次回家,哪怕住一晚,他都会下地,把要做的农活做了,把家里的水缸挑满了。逢年过节,总记得扯几尺女人家喜欢的花布。他23岁娶了她,那会儿穷,没给她点什么物件。他出去了,可这事一直没忘。直到1997年,他省吃俭用攒下500块钱,塞到她手上:“替我给你买个戒指吧。”

他是慈祥的父亲。3个女儿都是他给起的名——惠菊、惠兰、惠琴,爱树爱花的父亲,把女儿们在自己心里种成了三棵美丽的花。每次回家,他都会从粗大的手掌里给娃娃们变出几块糖,几个果子,然后拉着她们的小手一块下地干活。惠兰总忘不了,有一次爹爹给她梳头,扎的两根小辫子就像两只小牛角。

杨善洲这一辈子,是带着他的家人和他一起担当起一种胸怀,一种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的胸怀。他心疼家人,但是,看着更多的还在艰难中的群众,他别无选择。

“我们是党的干部,如果老百姓饿肚子,我们就失职了!”

沈浩:永远的小岗“第一书记”

沈浩(1964.5-2009.11.6),男,安徽萧县人。在小岗村工作期间,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“十大新闻人物”特别奖、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、安徽省改革开放“三十人三十事”先进个人、“全国百名优秀村官”等荣誉称号、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,2011年9月20日,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。

2004年,沈浩初到小岗村时,这个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发展仍然滞后,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,把全村100多户农户跑了两遍,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和发展目标。几年来,小岗钢构有限公司、滁州市杨帆医疗设备制造有限公司、合肥禾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相继落户小岗,促进了小岗村的快速发展。三十年没有迈上富裕路的小岗村出现勃勃生机。

两任村官,小岗旧貌换新颜

在小岗村任期六年里,沈浩没有节假日、没有星期天,除了外出开会、招商,基本都在村里。“有困难,找沈浩”,成为村民的一种习惯。这6年,是小岗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、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最显著的6年,也是他实现人生价值最大化的6年。他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,与人民群众同呼吸、共命运、心连心,带领乡亲们求富裕、奔小康,奉献了青春,甚至生命。

修路——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。

村里的路,“雨天一身泥、晴天一身灰”,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。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,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元。

修路的日子,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,和大家一起撒石子、扛水泥、拌砂浆。一天傍晚,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。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,找不到铁锹,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,全身都是泥,手还被灼伤。村里人叹服:这个沈书记人实在,不是来图虚名的。

不久,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——保护村集体财产。从书本中找思路,从实践中学范例。沈浩的心中渐渐明朗:开发现代农业,发展旅游业,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。

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,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,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,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……

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。小岗村当年的茅草屋、“大包干”纪念馆、文化广场等成了一个个旅游景点,“小岗人家”、“大包干餐馆”、“金昌食府”等餐馆红火起来。沈浩还争取到有关部门的支持,开辟了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,创安徽全省由一个村发往省城班车的先例。2006年春节前,26户住房比较困难的农民都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。

村里的路平了、灯亮了;小岗人心中的灯,也亮了。

沈浩在小岗任职的第二个三年是小岗获得长足发展的三年。目前,小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3个村民组、人口近4000人的中心村。

六载离家对不住家中娇妻幼女高堂。一个爱家的丈夫,一个爱女儿的父亲;一个深爱老母亲的孝子,一个执政为民不徇私情的儿子。沈浩是出了名的孝子。90岁的老娘,他特别牵挂。

“娘,儿子要到凤阳小岗工作了,不能照顾您老人家了,请您到我哥那里过一段时间,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。”到小岗上任后的第一个“五一”节,沈浩把老母亲送到四哥家。

老娘深明大义:“乖乖,在人家那儿把人家搞好,把老百姓搞好。我的乖乖要听党的话。”沈浩听了,鼻子直发酸。临上车,他“扑通”一下跪倒,给老娘磕了一个响头。爬起来,已是泪流满面。

男儿有泪不轻弹。可想起老娘,焉能不潸然泪下!

女儿沈王一属狗,沈浩亲昵地叫她“汪汪”。2004年,10岁的“汪汪”舍不得爸爸走,送了他一个嵌着自己照片的相框,在背面留了一串歪歪扭扭的字:“我爱你爸爸。祝你身体健康、万事如意,还有别做贪官!”第一次决定留任后,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,妻子工作又忙,沈浩就把女儿送到了老家萧县读寄宿中学,却也开始了绵长的思念和无尽的愧疚。

妻子王晓勤在银行工作,每天早出晚归。买粮食、搬东西很吃力,沈浩只好说:“花点钱,请别人帮忙吧。”王晓勤盼望着夫妻早日团聚,不同意沈浩留任。沈浩耐心劝慰:“让我再干3年吧,第一个三年是搞基础建设,第二个三年才能把村里经济建设搞上去,让大家富起来。”

2009年11月6日,一个令小岗人悲痛的日子。沈浩因积劳成疾,心脏病突发,猝然倒在了工作第一线。11月7日,没有组织动员,没有倡议劝说,一份请求将沈浩遗体永久安葬在小岗村的请愿书,在村民中默默传递,一双双沾满泪水的手,重重地按下一个个鲜红的手印。

沈浩,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,怎么就舍得走了,走得如此匆忙,妻子还等着你回家喝一口煲好的热汤,女儿还等着你和她一起打开世界名著的书箱,老娘还在等着你轻拢她的风霜白发。

文建明:营山焦裕禄

文建明,男,1963年3月生,中共党员,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。先后被中共四川省委授予文建明同志“优秀乡镇党委书记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称号;2011年9月,当选第三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。

31年,8个乡镇,13年乡镇党委书记。他一直摸爬滚打在农村基层第一线。

他曾一次次坐在化解矛盾的“火山口”,又一次次深陷“哀民生之多艰”的情感漩涡。在上下求索中,他总结出一套土洋结合、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,被誉为“文建明工作法”。

“官不论大小,论的是对群众的诚心。”这位川东汉子无数次沉着应对严峻挑战,用情感、信念、智慧和勇气构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,让“钉子户”“上访户”和众多曾经绝望、困苦的百姓,发自内心地喊出:“感谢共产党!”

群众是“上联”,干部是“下联”

文建明以善于同各式各样的群众打成一片而著称。有干部探求个中“奥秘”,文建明笑着说,当干部要学会“热爱群众提出的问题”,与群众交朋友,这是一把通用钥匙,“你对群众感情到位了,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。”

文建明到城南镇上任不久,有一次正开会,突然闹哄哄闯进三四十人。其中一个敦实汉子跨到主席台前,“砰”的一声,把肩上的100多斤猪肉摔下,扬声喝道:“不让卖肉,给找条活路吧!”

会场一时寂然无声。文建明平静而略带沙哑地说:“兄弟,消消气,天太热,先把肉处理了。”他带头买下一块肉,并劝说在场的干部买肉,然后笑着把收来的钱放到汉子手中。

刚才还剑拔弩张的壮汉,此刻就像受伤的孩子,哽咽着道出心中的憋屈:“我叫胡一兵,是重庆开县迁来的三峡移民,前任镇干部贪污了安置款,我们只有靠杀猪卖肉为生,城管干部又来罚钱,过不成舒展日子,心里有气啊!”

听到胡一兵的哭诉,文建明心中一阵痛楚,他动情地说:“兄弟,你们刚来人生地不熟,到这是找对人了。这就是你们的家!我代表城南镇人向你们道歉。我保证,欠你们的钱一定很快就还!”

文建明说到做到。会后,他跑到县里汇报情况,先预支了镇干部的工资垫付给移民。此后听说胡一兵懂养牛技术,他又帮助协调租地,落实贷款,办起了肉牛养殖场。第二年,养殖场收入近30万元。又过了两年,胡一兵向所在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有人问他为什么入党?他回答:“文书记让我感受到共产党的温暖,我也想温暖别人。”

解决问题要抱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

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,文建明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“入户寻问题”机制。依靠这种机制,使困难群众得到及时帮助,从而化解了党群干群矛盾。

困难户胡素琼一家,丈夫有智障,两个儿子一个考上大学,一个正读高中,却因缴不起学费急得掉泪。文建明入户了解后,掏出自己刚领的1000元奖金,捐给胡素琼,叮嘱兄弟俩勇敢面对困难。然后,又做担保赊来3只黑山羊、1头优质母猪、80只小鸡,送到胡素琼家,鼓励她发展养殖业,并承诺收到效益后再还本。

走马村老支书李松荣年老多病,辗转10年,四处求医,因病致贫,心生绝望,趁妻子外出借钱的夜里,他悄然离开医院,准备外出当“讨口子”乞丐。文建明闻讯后亲自带领一帮人找到老人,耐心安慰,并当场号召捐款。他深情地说:“我们不能忘记为基层工作付出心血的老同志啊。群众的困难都是大事,当干部不能麻木不仁!”

“只要活着一天,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。”

2003年,文建明被查出患有早期肝硬化。他依旧每天忙忙碌碌,实在是痛得受不了了,就两手按住腹部,等那一阵子痛过后,又坚持上班。家人和同事劝他治病,他总推说工作忙离不开。县上一位领导知道后,狠狠地批评了文建明:“莫得身体,你拿啥子干工作?”文建明这才妥协。检查结果,他得的是原发性肝癌。

2005年11月初,文建明的第一次手术在成都进行。第二天,他醒来就拔掉身上的管子,两人将他从病床上扶起来,文建明说要到阳台走走,没想到摸出手机,竟然在问镇上的“十好家庭”评选进程如何了。手术后的第十天,文建明出院了。回家第二天,文建明背着妻子,骑上那辆老式28圈的淡绿色自行车,又上班了。城南镇镇长白秀华见了,连说几个“不可思议”:“人家癌症手术,医院要呆几个月,家里休养一年半载,他手术后一周多时间又回来,而且骑车来上班。”

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,几年来,文建明已经做了23次肝癌手术,“每次只请一周的病假,就像细娃儿(注:营山方言,就是“小孩子”)赶场一样。”

对此,文建明说他已经坦然面对死神的威胁,“我最多就是先走一步,只要活着一天,就要把群众的事情办好。”

“癌症算什么,我就不当成病。忘我工作,也忘了病痛的折磨。”

何祥美:三栖尖兵,军中枪王

何祥美:男,汉族,江西崇义人,1981年10月出生,1999年12月入伍,中共党员,现任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。2007年被授予“全军爱军精武标兵”;2011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;2011年9月20日,在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称号。

从农家子弟到具备特种爆破、深海潜水、伞机降等30多种作战本领的军事尖子,从普通一兵到“全军爱军精武标兵”……何祥美用青春、热血和忠诚,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。

中国枪王,并非传说

2006年,“上合组织峰会”在上海召开,何祥美所在部队奉命抽调成绩最好的6名狙击手参与安保工作。6名狙击手按狙击成绩,依次定为1号至6号。像执行历次重大任务一样,何祥美仍然是1号狙击手——万一遭遇意外情况,1号狙击手第一个开枪。

何祥美一抵达上海便提出,考虑到气候、地理、磁场等变化,要对部队带去执行任务的6支狙击步枪重新校验。

当时,警方明确规定,“峰会”期间,上海市任何单位及驻军不许射击。警方拒绝了何祥美的建议,战友们也有颇多不解:部队出发前校过枪,何必重校?

“必须校枪!就是请示公安部,也得校。”何祥美寸步不让。

报告直接打到了公安部。很快,公安部批示——“允许校枪!”校验结果令人吃惊——6支即将执行任务的狙击步枪,弹着点全部偏低。上海警方由衷感叹:“1号狙击手,真正的中国枪王!”

几年来,上级来视察,要看何祥美打枪;记者来采访,要看何祥美打枪;友邻部队来观摩,要看何祥美打枪。还有比武、考核训练,近几年来,何祥美参加了大大小小280多场考核、演示,从未失手过一次。

三栖尖兵:现实版的“许三多”

有人认为狙击手只要枪打得好就行。但何祥美说,狙击手是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,枪法好只是对狙击手的要求之一。因为狙击手执行的任务特殊,要渗透深入到敌后作战,而要深入敌后就必须采用包含海空在内的投送手段。因此,一个优秀的狙击手同时也必须是一名出色的三栖精兵。

练跳伞,翼伞的一般要求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老兵才能跳,何祥美虽然是唯一一个跳翼伞的义务兵,但跳的“成绩并不好”,“总也进不了那个5米圆圈”。一次不行两次,两次不行再来,直到落进5米圆圈他才罢休。

在部队演练中,何祥美随小分队越海侦察,万米泅渡时,“敌”机来了,队员无处藏身,狙击手们成了活靶子。走下演练场,何祥美立即报名参加了上级组织的战斗潜水集训。集训结束时,他已经能下潜到水下30多米,并拿到了《军事潜水证书》。

武装越野,身高只有1.69米的他,背着25公斤的装备持续跑完27公里,挑战了亚洲人的生理极限;他在野外连续潜伏3天3夜,创造了本部队潜伏时间最长的纪录;渡海登陆,他赤臂游泳1万米,10公里武装泅渡只需2个半小时;空中攻击,他能驾驶新型装备长时间超低空飞行执行任务;悬崖攀登,40米高的陡崖峭壁,他手脚并用第一个登上顶峰;丛林潜伏,他冒着高温酷暑,毒蛇从枪管上爬过也一动不动……

入伍10年,何祥美参加了狙击、潜水、飞行伞机降、野外生存等30多项作战技能训练,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栖精兵。

优秀的狙击手要有脑子

何祥美是一名武艺精湛的钢铁战士,也是一名学习型、创新型战士。

何祥美常说:“具有丰富知识的战士能够看得更远,具有创新能力的战士能够走得更远。”刚到部队时,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。为了弥补知识的短板,他见缝插针看书学习,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,经过3年艰苦努力,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,拿到大专文凭。

为了掌握信息化知识,何祥美从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入手,阅读了《计算机基本知识》《电脑爱好者》《计算机维护与保养》等书籍。学习中时常遇到难题,但何祥美不气馁、不退却,一遍看不懂,就看两遍;实在看不懂,就向懂行的战友请教。如今的何祥美,成了连队的“电脑通”、“网络通”,对连队信息化装备的结构、性能、参数和技术指标了如指掌。

作为一名狙击手,何祥美不仅懂得如何射击,还深入学习和掌握射击原理。凭着一股韧劲,他啃下《射击学》《终极狙击手》等专业书籍;常年阅读《轻兵器》《兵器知识》等杂志。每次训练回来,何祥美都要把自己的训练数据、经验教训、体会感悟记下来,一个星期分析一下,一个阶段小结一次,10年来,他共写下12本9万多字训练笔记,记录射击数据850组,绘制训练图表60多张。结合实践经验,何祥美和战友们一起探索编写了全军首部《狙击手培训教材》。

“身为一名战士,就要为履行使命去奉献”

“党叫干啥就干啥,军号声往哪里吹响就往哪里冲锋。”10年军旅人生路,何祥美多次面临坚守与放弃的三岔口。然而,他总是把军人的责任和使命放在第一位,把路标朝向了建功军营。

2001年冬天,何祥美面临军旅生涯的第一次抉择。两年的服役期已满,走与留摆在了他的面前。父亲考虑到家庭需要,强烈要求他退伍,身体不好的母亲也希望他回去照料。当公司老板的姐夫打来电话,让何祥美回去跟着他干,一起兴业致富。

“没有国,哪有家?身为一名战士,就要为履行使命去奉献。”何祥美告诉记者,他爱自己的父母,也懂得离开就能过上更舒适安逸的生活。但部队多年的教育使他更加明白,军队是为保卫国家而存在的,没有军人的奉献就没有国家的安宁。

何祥美作出了留队转改士官的决定。

“士兵的血管里,要流淌着对党的忠诚,也要有赴汤蹈火、不怕牺牲的野性和狼性基因。因为,士兵的荣誉,是一代代军人用血水和汗水铸就的。”

阅读全文
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

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

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是由作者本书编写组创作的轻类型的小说,故事很有深意,值得一看。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精彩节选:婺江边,纵身一跃成永恒一天前,妻子叶庆华带着女儿从江西弋阳来金华探亲。正值部队调休,一家人难得好好聚一下。孟祥斌对妻子说,好久没有一家人散步了,我们看看美丽的婺江。然而,这一次,走了无数遍的城南桥,...

作者:本书编写组类别:赘婿

小说详情

相关文章

最新小说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资讯> 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完结版在线试读 《榜样100位感动中国的道德之星》最新章节列表